欢迎来到揭阳,注册

应急科普 | 入伏!夏季高温,这些安全知识要知道!

发布时间:
2022-07-26 14:48:21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编辑:
林浩盛
热热热!

今日入伏!
中央气象台持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目前全国各地
已有多人确诊“热射病”
有的患者因此昏迷甚至死亡 

“热射病”是什么?

7月6日,浙江丽水,一名49岁的男性患者被工友送到丽水市中心医院,工友称他在车间工作时突然昏倒,患者入院时体温40.7℃,已经休克。经检查,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并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经过31个小时抢救,于8日凌晨去世。

河南省郑州市一名男子因为中暑突然昏迷,被送到医院的ICU病房抢救时,医生监测他身体的核心温度已经达到了42.3度,体内所有的脏器就像在水里“煮”过一样。

江苏南京一名37岁的装修工人连续在高温环境工作4小时后,出现头晕、频繁呕吐的症状,被确诊为热射病。据了解,这是今年南京首例热射病患者。

图片

持续高温天气

安全防范工作一定要做好

一起来学习夏季安全知识

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高温天气

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高温条件下作业和

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

应采取防护措施

这些注意事项要了解

↓↓↓

图片

居家安全注意事项

电气线路老化、过载、短路

家用电器特别是

空调、电扇等长时间使用

会产生安全隐患

这些安全要点要了解

↓↓↓

图片

车辆安全注意事项

夏季炎热

汽车、电动车自燃事故增多

要注意防范车辆自燃事故

这些安全知识要牢记

↓↓↓

夏季高温,不要在车内放置打火机、可乐、香水、汽油等易燃易爆品,特别是疫情期间,不要将含乙醇的免洗洗手液放在车内

车辆若长期未检修,油管线路会逐渐老化甚至破损,如渗漏出的燃油碰到发动机舱内的高温部件,易产生明火引发自燃。长时间驾驶,车辆发动机在高负荷、长时间运转下,发动机舱内的温度会快速升高,加之舱内相对密闭,热量不易排出,会导致线路软化以及零部件加速老化,从而增加车辆自燃的隐患。夏季驾车出行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驾驶,降低自燃事故发生概率。不要私自或非法加装、改装车辆的电路、油路等,避免出现电路过载或短路等可能引起车辆自燃的情况。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上海消防 四川应急 中国应急管理

精彩评论

表情包 发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