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揭阳,注册
新闻图片
疫情防控知识科普

  常态化疫情防控仍需大家的坚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线,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十条措施请牢记  第一:不麻痹、不大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疫情防控方面,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毁掉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不麻痹、不松懈、不大意,坚持做好防护,才能阻断新冠病毒传播。  第二:戴口罩、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尤其是前去公共场所、密闭空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正确佩戴口罩。  第三:打喷嚏、讲礼仪。咳嗽、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常常携带病毒,可直接或间接导致病毒传播。因此,咳嗽、喷嚏时一定要用纸巾、手绢来捂住口鼻。  第四:勤洗手、讲卫生。勤洗手、讲卫生是保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方法。饭前便后、接触外界物品后,触摸口眼鼻之前,请务必认真清洗双手,遵循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搓揉至少20秒。  第五:常通风、不可少。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可有效降低空气中病毒和细菌的浓度,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每天应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尤其是密闭的空调房一定要定期开窗通风。  第六:一米距、更安全。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毒感染。守住一米线,出行勿拥挤,保持安全距离,于人于己都有益。  第七:少出门、不聚集。公共场所人员多、流动大,聚餐、聚会易导致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因此人多场所不要去,拥挤场所要回避。少出门、不扎堆。  第八:打疫苗,很重要。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防控新冠病毒,接种疫苗和个人防护一个都不能少。凡是符合接种条件的人员要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为构建免疫屏障贡献一臂之力。  第九:讲科学、强免疫。饮食营养均衡、适度运动锻炼,坚持规律作息,不熬夜,保证睡眠充足,保持良好心态,可以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第十:有症状,早就医。主动做好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不隐瞒、不回避,并遵医嘱留观排查。  疫情防控小知识  快来认真学习吧  新冠肺炎预防措施有哪些?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需牢记防疫“三件套”、做好防护“五还要”。  防疫“三件套”:戴口罩;保持1米社交;做好个人卫生。  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继续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如近期曾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或接触过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或曾与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病例有接触史,应主动报告卫生部门,并进行健康监测和新冠病毒检测。  正确洗手方法  “洗手”是指使用洗手液或肥皂以及流动水洗手。正确洗手可以有效预防流感、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多种传染病。洗手时需采用正确洗手方法,洗手时长不少于20秒。七步洗手法牢记这句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  1.内:手掌,掌心对掌心相互揉搓  2.外:手背,掌心对手背,两手交叉揉搓  3.夹:两手夹起来,掌心对掌心,十指交叉揉搓。  4.弓:手指弯成弓状,十指弯曲紧扣,转动揉搓。  5.大:大拇指握在掌心,转动揉搓。  6.立:手指立起来,指尖在掌心揉搓。  7.腕:清洗手腕。

2022-06-21 09:25:42
新闻图片
中国2060,有一个大目标

去年9月22日,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里,提到了一个词汇“碳中和”,究竟什么是“碳中和”呢?顾名思义,它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有关。而实现了这一目标,究竟有何意义呢?为什么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碳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气体。动物呼吸、燃烧油气都能产生二氧化碳。但它并不是一种“废气”,我们平时喝的碳酸饮料和啤酒等饮品中,也有这种气体。呲...透心凉,心飞扬(图:nitikornfotolia / 图虫创意)▼它在常温常压状态下,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燃也不助燃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一般在空气中约占0.04%。可是,这种看似平凡的气体,其实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力之一。但是,平日里“风评被害”的温室效应真的于人类和地球无益吗?其实也不然。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要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二氧化碳增加,光合作用也会加强(苔藓细胞中的叶绿体,图:wiki@Kritian Peter)▼所谓的温室效应,是指行星的大气层因为吸收辐射能量,使得行星表面升温的效应。这种机制类似于玻璃温室,故而得名。如果温室效应过强,比如与地球相邻的金星,温室效应极为恐怖。金星大气层顶部温度约-50℃,表面温度可达420~480℃。金星除了极为恐怖的温室效应而且可能有广泛的火山喷发,环境极其恶劣(欧洲航天局-金星快车,图:NASA)▼地球的温室效应却并不像金星这样极端。大气层像覆盖玻璃的温室一样,保存了对地球生命来说相对适宜的热量,使得地球不至于像没有大气层的月球一样,被太阳照射时温度急剧升高,不受太阳照射时温度急剧下降。适度的温室效应是地球生命的基础保障之一所以对于幅度较大的波动,是需要注意的(图:wiki@)▼一些理论认为,由于温室气体的增加,使地球整体所保留的热能增加,带来全球暖化。所以,如果大气层及其产生的温室效应不复存在,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会急剧降低和极端化,这里会冷得不适合人类居住。如果人类要在火星定居火星高空就需要有足够的温室气体,加强其温室效应(图:NASA/Cloud AO/SEArch)▼但是,曾经造福于人类的温室效应,在今天看来,如果任其毫无节制的扩张,也会危害人类。目前,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加剧,温室效应的负面作用开始显现了。二氧化碳增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增强大气温室效应(参考:IEA)▼如今,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变暖,造成了极地冰盖加速融化,极地动物栖息地岌岌可危,冰山融水也将淹没低海拔地区。全球变暖还会导致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增多、农业减产、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从而严重影响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红色区域为海平面上升6米,地球将被淹没的地区(图:Wikipedia)▼别让我没了家(图:图虫创意)▼而造成今天负面性质全球变暖的“罪魁之一”二氧化碳,主要是由人类工业化以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另外,人类大量砍伐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也是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不光不能固碳了,还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图:huttertock)▼碳排放发展到这一步田地,到底该如何解决呢?碳中和,一个大目标想要“逆转乾坤”,现阶段提出的目标就是“碳中和”。那么,它是怎样一个目标呢?提到“中和”,大部分人会联想到化学中的酸碱中和反应。而“碳中和”的“中和”,则是一个物理方面的概念,与化学中的酸碱中和稍有一些相似性。其“中和”就是正负抵消,即要让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等于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总量不再增加,这就是“碳中和”。工业时代之前的自然界碳中和主要靠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平衡不过论产出规模还是人类的机器强大(图:huttertock)▼从概念上推导,结论很明显了。要达到碳中和这个大目标,自然是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另一方面要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只有两方面工作同步进行,才能达到碳中和目标,下一步就能逐步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总量。如今加入了人类的排放量,而且量很大我们身边那些点缀性的植物表示力不从心(图:huttertock)▼不过,“碳中和”这一名词,从冷冰冰的概念上看,似乎是说得轻巧,只要在人为控制下,排放和吸收的二氧化碳做到相等,即可完成任务。但真实的情况,要实现这一目标的还是异常艰难,难度级别可以称得上是“史诗”。毕竟你这排放量也是史诗级的而且人类生活水平还要提高,这都需要消耗更多能量(图:huttertock)▼所以,为了实现碳中和这个大目标,必须先完成一个小目标,那就是“碳达峰”。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都比前一年高,而“碳达峰”则是要求在某一年达到历史峰值,此后每一年都比该年的碳排放量少,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彻底扭转碳排放量持续增长的趋势,而中国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碳达峰。其实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已实现碳达峰其原因各有不同比如法国以核能为主的能源结构就减少了碳排放但相应的,核废料处理就成了个问题(图:wiki)▼中国之选择承诺在这一年前实现碳达峰,是因为目前时局已经时不我待了。传统能源结构,对当今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浪费,而如果长期对旧能源结构守旧不予改变的话,将会形成一系列能源固化模式,所以为了创造出更多商机和增长动力,以及为了防止温室效应继续增大,外加目前中国的新能源结构已拥有一定规模,所以定了一个恰为合适的时间点。经济要发展,能源需求还会继续增加但能源未必要用化石能源,可以多种新能源提点如果新能源在生产环节的碳排放持续下降,则更佳(图:爱照相的画家 图虫创意)▼然而,中国只是地球村的一份子,仅靠一家提出目标、采取行动,即使实现了本家的最终目标,但如若其它国家无动于衷,那么一家的“碳中和”、“碳达峰”对于全世界的碳排放量控制显然无济于事。何况,这个世界非常复杂和不平等对很多人来说,关心碳排放可以说毫无意义穷人是需要增加人均碳排放的,那就有人要减少了(图:huttertock)▼所以,为了完成这项艰巨任务,世界上许多国家展开了合作。比如发达国家必须履行其承诺,即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适应和抵御气候变化。而中国的一系列承诺,也体现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担当,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其实技术转移是具有巨大的减排潜力的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其实很多转移给了发展中国家但并不想输出更高效的能源使用技术(图:huttertock)▼怎样减少碳排放,也有一系列方法,对其浓度和分布的把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可以通过卫星遥感和地面监测来了解二氧化碳的分布与浓度。太阳光经过空气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子对红外光有吸收作用。科学家则可以通过吸光度的强弱,反向推算出二氧化碳浓度。有了这些数据,就能绘制一张张二氧化碳分布的动态全景图。不过,卫星遥感是比较粗略的,想要获得更精确的监测数据,还得靠分布各地的大气本底监测站进行地面观测。然而,这一监测结果也仅能显示大气本底站附近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无法做到精确到个体。由此,国际上流行的“碳足迹”的概念就应运而生了。因为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全球变暖危机,威胁着每个人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以实现“碳中和”人人有责。“碳足迹”描述了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它的计算方法包括一套完整的复杂公式,以及一系列“补偿”计算法则。简而言之,就是使用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越多,“碳足迹”就越高。它给个人、事件、组织、服务或产品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做了精确的定量监测和计算,号召每个个体都能从自我做起。

2022-02-22 11:39:34
新闻图片
科普 | 宇宙那么大,带您去看看

一部《流浪地球》,引起人们对太空探索的热议。近日,珠江科学大讲堂第89讲在广州举行。本期大讲堂由北京清华大学通识讲座教授、原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孙维新带来《迈向太空——工作和休闲在地球之外》演讲。世界航天梦想第一人是明朝的万户孙维新的演讲以国人熟悉的典故“万户飞天”开场。该典故讲述的是一个中国明朝的叫万户(称谓,原名为陶成道)的一个官员,他为了实现自己的航天梦想,坐在绑上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风筝,飞向天空。但是火箭爆炸了,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人们称他为““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为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太空科技日新月异,孙维新展望,未来进入太空不需要搭乘飞船,可以进入一座电梯按个1836层就能进入太空。一种叫“纳米碳管”的新材料制作的电梯缆绳将推动太空科技快速往前发展。这种纳米碳管内有很多细丝,构成超级纤维,软度超过了塑胶,结实超过了钢铁。随着新材料发展,未来“太空电梯”有望实现。孙维新用自己以前在美国工作的经历,跟大家分享了“航天飞机发射前往太空时的壮观景象”的见闻。航天飞机点火、起飞、到地球的第一轨道,只需花费8分钟。太空离人们很近,只要往天空跑100公里就能进入了太空,开车只需1小时,只不过汽车是往上开。8分钟进入到轨道之后,主引擎一关,进入了失重状态,所有的东西都漂起来,只要一松手手里的东西就飘在前面;想吃东西,打开一袋巧克力豆,巧克力就会全部漂浮起来;水杯打开之后,往下倒水,水也不会流出来;杯子倒过来往上一抽,杯子里的橙汁马上会变成完美的球形。上太空的目的不再局限于科学探索为什么我们要进入太空呢?孙维新的回答是,首先是满足好奇心,从古至今,每个人走到星空下面,都会产生“有朝一日,我能不能和星星、月亮、太阳同游?”的想法;其次是为了实现未来太空事业的三大商机——太空观光、实业开矿和清除垃圾。另一方面,人们也在探索除了地球外有没有别的新家园。如何把进出太空的成本大幅降低?这就需要依靠科学家,工程师了。通过研究开发,他们将能把人类进出太空的成本大幅降低到想象不到的地步。未来,可能刷卡就能上太空,就跟今天赶地铁差不多。那就是今后的太空时代。孙维新认为,未来太空观光是人们可以尝试的,既可以观赏太空旖旎的风光,也可以体验失重的状。孙维新还介绍了美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情况。美国将航天技术交给民间去发展,使得进入太空的成本变得越来越低。2018年2月7日,一辆红色跑车在太空漂浮的照片让世界为之惊艳。这是马斯克旗下公司SpaceX利用“重型猎鹰”运载火箭将2008款特斯拉超级跑车运送到环绕地球的轨道。马斯克说,2050年他将把1万人送到火星,建立第一代的火星殖民地。他制造了当前地表最强火箭——猎鹰九号,可以将64吨物体送往太空。更为重要的是,马斯克还发明了火箭回收技术,可准确降落在大海中的平台上。回收火箭重装燃料就可以重新使用,让宇航成本大幅降低。孙维新认为,人类一定会跨出地球,成为跨行星物种。

2022-02-22 11:39:34
新闻图片
科普:什么是免疫力?

  免疫力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可是要说到底什么是免疫力很多人就未必了解了。  免疫,字面意思其实就是免于疫,也就是说免于患病。这个词语就可以看出来它的作用了。  免疫力,通俗地讲,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战斗力。  免疫系统的本质,就是识别“自我”和“非自我”——自我的部分就保留,非自我的部分就消灭。免疫功能来自哪些组织器官?  扁桃体、淋巴结、脾脏、骨髓、胸腺等等都是免疫器官,是我们人体生产和驻扎防御部队的大本营。在这些器官里面有众多的免疫细胞,充满了我们的器官。  免疫系统的后备军(多能干细胞)是在骨髓中制造的,免疫系统的培训体系是在它们的“军校”里进行的。T淋巴细胞的成熟在胸腺中进行,B淋巴细胞则是就在骨髓中完成。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白细胞。它毕业于骨髓、肝脏、肠道、淋巴结、胸腺等多所“军校”。  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60~70%,是外周血循环和免疫系统中含量最丰富的白细胞。它来源于骨髓,也在骨髓中成熟,产生非常快,每分钟约1000万个,但存活期短,仅有2~3天。  这些成熟的免疫细胞平时就随着血液在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内巡逻,随时发现入侵者和内部叛乱分子并且加以灭杀。在你每天工作时,睡觉时,吃饭时,无时无刻不在为你站岗防御。免疫系统的功能  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以下职责:  (1)对外防御外界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入群;  (2)对内镇压叛乱的细胞,比如癌细胞。  它主要靠四种手段来实现防御和维稳的功能。  一是跟外界空间有接触的地方以密集排列、通过物理手段阻止细小微生物入侵,比如皮肤,胃肠道的上皮细胞等等。这个属于先天性免疫所具备的功能。  二是通过人体内日夜不停巡逻在所有脏器的免疫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可以随时杀死病原微生物。我们的所有脏器内凡是有毛细血管能到达的地方都遍布有不同种类的免疫细胞,在巡逻。  三是通过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来识别异物抗原以达到杀伤异物的作用,这是后天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之一,也叫适应性免疫反应。  四是通过抗体,淋巴因子等蛋白质和化学分子来杀伤病原微生物,这就是体液免疫。  这些功能是通过固有免疫系统(或者叫非特异免疫系统)和获得性(特异性)免疫系统来实现的。免疫系统的稳定性  人体免疫系统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从出生到死亡都一直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和训练有素的战备状态,可以随时面对一切入侵之敌,随时消灭所有叛乱分子。  可惜,这只是想象中的,实际上人的免疫系统可远没有这么理想。就好比一个军人,他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战斗力的,到了老年也是没有多少战斗力,只是在青年时候战斗力最强。  免疫系统亦是如此。  人体的免疫力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变化之中。人体刚出生的时候免疫力很弱,所以幼年的时候很容易得病。以后会慢慢增强,到青春期以后就达到高峰,其后就开始慢慢走下坡路,到中老年时期会急剧下跌。因此人体在此时更容易得病,这跟免疫力不济有很大关系。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变化曲线还不是十分明了,目前知道跟营养、基因表达、微量元素、精神等因素有关,甚至是不是经常接触外界抗原也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新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跟免疫系统也密切相关。教你5小招抵抗免疫力?01 戒烟限酒  医学证明,吸烟时人体血管容易发生痉挛,局部器官血液供应减少,营养素和氧气供给减少。  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得不到氧气和养料供给,抗病能力也就随之下降。  嗜酒、醉酒、酗酒会削减人体免疫功能,必须严格限制。  02 适当的休息对身体也十分重要  人体生物钟正常运转是健康保证,而生物钟“错点”便是亚健康的开始。  人进入睡眠状态后,各种有益于增强免疫功 能的作用过程便随即开始。  如果每日睡眠少于7至8小时,患病的几率就可能增加。  因为长期睡眠不足会给机体造成损害,包括思考能力减退、警觉力和判断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03注意饮食  人体的免疫力大多取决于遗传基因,但是饮食、睡眠、运动、情绪等因素也很重要,其中饮食更是具有相对决定性的影响力。  目前公认的能提升免疫力的食物为多糖类。  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有学者研究发现大型食用真菌、植物多糖等多糖类食品有助提升机体免疫力。  尤其是香菇中已证实含有一种干扰素诱导剂,能干扰病毒蛋 白质的合成,提高抗病毒免疫力。  多吃菌类,如香菇、木耳、灵芝,以及银耳、竹荪等,此外还有植物多糖类如魔芋、莼菜、萝卜等。  但并不是短时间内大量吃就能提高免疫力,而是要长期有规律地摄入。  04 保持乐观  保持乐观,开心面对每一天,遇到挫折和压力时,要将其看作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学会适度减压,以保证健康、良好的心境。一个人的免疫力与情绪有很大关 系。  研究发现,敌视、悲痛、失落、忧愁等消极情绪都能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而开朗活泼的性格、愉快的情绪则会提高人体免疫力。  因为精神愉快与悲伤苦恼可产生两种不同的生化过程。  悲伤忧愁会使机体激素分泌发生变化,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减弱机体的免疫力。  保持乐观情绪乐观的态度可以维持人体于一个最佳的状态。  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对人体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荷尔蒙成分增多,所以容易受到感冒或其它疾病的侵袭。

2022-02-22 11:39:33
新闻图片
科普 | 冬奥会运动员装备用上了航天技术?冰墩墩、雪容融去火星了?网友:太震撼…

冬奥会正在紧张地进行着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拼搏的同时许多中国科技工作者使出浑身解数为奥运服务赛场内外一系列自主研发的科技产品更是震撼外国友人滑雪头盔用上“胖五”技术前不久一款高性能滑雪头盔公开亮相这款我国自主研发的头盔还用上了航天技术这款头盔是由大连理工大学运用了航天薄壁结构设计科技研发出的已经通过欧洲滑雪头盔安全标准测试图源:央视军事头盔重量只有700克左右在不大幅增加厚度和重量的前提下它的防护性能比欧洲标准高出至少20%太空的宇宙级啦啦队冰墩墩、雪容融去火星了不会有人不知道吧2021年天问一号探测器实现我国首次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搭乘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与祝融号火星车一起同框合影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天问一号探测器、五星红旗与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又一次同框自拍北京是首个夏冬双奥之城天问一号是中国首个行星际探索任务这组从火星轨道传回的“宇宙级”合影不仅是向地面的朋友们送上“最高”的冬奥礼物也是全球共享奥运时刻的高光见证!工作人员正在火星着陆器上安装吉祥物工作人员正在火星环绕器上安装会徽此外国际奥委会会旗国际残奥委会会旗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旗、会徽吉祥物手办、吉祥物徽章也跟随嫦娥五号探测器登上太空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夕远在400公里外的空间站航天员为大家带来的《天宫课堂》之科学小实验课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在空间站“变”出奥运五环为中国奥运健儿送上祝福北京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相信有了来自太空的“硬核”啦啦队加持中国冬奥健儿们一定能带来更加精彩的表现!北斗导航又一突破冬奥逛“雪如意”不再担心迷路图为室内定位仪——时空盒。中国电科54所供图看这个小小的白盒子它叫“时空盒”是一款我国自主研发的可穿戴式室内定位设备可以挂在手臂、肩部或者放在衣服口袋中有它在“雪如意”就有了“好视力”北斗微基站室内高精度定位冬奥应用平台示意图。中国电科54所供图在奥运赛事期间它为“雪如意”冬奥场馆工作人员和移动车辆提供室内外无缝连续的亚米级高精度实时定位和位置服务该项目负责人蔚保国介绍这是首次将北斗导航信号引入室内、地下遮挡区域填补了我国室内外高精度导航空白这项技术实现了室内外高精度无缝切换连续定位精度优于1米全场馆可达区域内无死角快速定位实现静态定位优于0.1米动态定位优于0.5米的高精度定位北斗微基站室内高精度定位冬奥应用地图示意图。中国电科54所供图在“雪如意”小小的时空盒将收集到的大量实时位置信息汇聚到应用平台后可以提供三维全场景的室内外人员及车辆态势监控、指挥调度等服务还能帮助在“雪如意”工作的机器人准确完成自主导航巡检和配送任务冬奥赛道旁的“小灯杆”有大用处!1分多钟识别赛道上雪的状态6分钟自动给出一组观测点上空数千米高度的风场观测数据……雪上竞赛场馆多处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地形复杂的山区从地面到高空织就一张严密的气象探测网为赛事提供立体、多维度的气象预报尤为必要风廓线雷达、测云雷达和自动气象站已经在北京延庆和张家口赛区陆续工作7年多了其中位于海陀山顶的毫米波测云雷达可以持续自动化分析云的含水量、空间位置、移动速度等帮助进行云、雨、雪等天气过程的综合探测分析还可对低云、降雪、雾等低能见度天气实时监测提供预警图为毫米波测云雷达。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 供图测云雷达曾登上世界之巅它参与过2015年度青藏高原科考试验从2017年开始蹲守海陀山开展测雪试验对空中技巧和跳台等项目来说风的精细预报至关重要风廓线雷达能以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每6分钟为赛区提供一组实时的风场数据用于计算雪道间的纵风、横风的方向和强度图为风廓线雷达。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 供图对高山滑雪这种赛程只有1到2分钟的运动来说气象数据需要更精细化自动气象站担起了小范围、多要素精细气象观测的责任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自动气象站像自带行李箱的“小灯杆”它们立在赛道的山顶和山腰处将风向、风速、温度湿度、雪深……每一个会影响运动员比赛状态的气象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实时传输图为自动气象站。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 供图为了更好观测赛道上雪面的状态这款为冬奥会专门定制的雪温雪状观测仪是一款手持式便携产品可以自动识别雪的状态实现赛道雪面温度加密观测这些自主研发产品靠实力成为冬奥赛场上的“刚需品”航天风洞助力国产雪车设计用上了航天技术的还有进行国产雪车吹风测试的风洞据介绍风洞其实主要是用于航空航天的研究实验例如飞机、火箭、导弹如今这一技术也被应用在我国国产雪车的研发当中这个看起来方方正正的大箱子就是风洞走进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我国自主研发的国产雪车就是在这个风洞里经过了无数次的吹风测试此外,国产雪车的设计还应用了很多其他的航天技术据介绍为了让雪车的速度更快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小阻力提升滑行的速度雪车流线型的外形还有翼身融合的设计其实结合了一些战机设计的理论雪车的设计还要求重量轻、强度高因此车身采用了高强度等级国产TG800宇航级碳纤维复合材料航天风洞除了给雪车做试验外还会为滑雪项目提供数据支持高手对决胜负只在毫厘之间而在奥运赛场上冠亚军之间的差距可能要精确到千分之一秒中国航天人说:“我们的运动员要取得好成绩可能99%都来自他自己的努力如果我们能够给他提高1%的助力就是我们最大的目标了”科技助力奥运祝福奥运健儿来源 |广东科技

2022-02-18 16:27:59
新闻图片
“全境失联”,汤加火山大爆发到底有多可怕?

全世界都在因为汤加的火山而提心吊胆。这个南半球岛国上一次拥有如此高的存在感,可能还是东京奥运会。代表团的旗手小哥靠一身锃亮肌肉,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旗手小哥目前居住在澳大利亚,而他昨天通过社交媒体表示,自己已经跟父亲和其他家人失联。而在前天上午,有位住在汤加的华人博主拍下了火山灰笼罩下的紫红色天空;可在微博上发完这条消息后,她就没有再露面。后来有国内记者辗转联系上博主的好友刘女士,对方也确认与博主失去了联系。目前这条微博下方已经有了将近4000条留言,网友们都在等着她再次出现。一切都是因为,汤加全境从15日下午之后,一直处于跟外界失联的状态。位于这个南太平洋岛国境内的一座海底火山,这几天发生了数次剧烈喷发。第一次大规模的喷发是在上周五,在当地沿海地区引发了30厘米的海啸。“火山灰柱直径5千米、高20千米,笼罩在火山上空。”1月14日下午5点14分,火山喷发。Taaniela Kula_ TGS 图如果仅仅到此为止,或许对于我们来说,还只能算是遥远国度的灾难新闻。可就在全世界都还没反应过味儿来的时候,前天下午,这座火山又发生第二次剧烈的喷发。根据专家说法,能量相当于1000颗核弹在太平洋集中爆炸。而看到现场图片,网友们只剩下了一个念头——“我的天啊!这么大的火山!”15日喷发画面,云团范围明显比前一天更广了。@海客新闻视频截图1、这次的喷发阵仗有多大?在距离火山800公里之外的斐济,居民们的房子连续震动了半个小时。有个生活在斐济沿海城市的中国人,说当时自己一家人正在打牌。“一开始以为是打雷,但很快整个房子都有震动感,门像地震一样乒乓作响。”一万多公里以外的厄瓜多尔,跟汤加隔着大半个太平洋。照样没有逃过海啸的影响,渔船在巨浪的冲击下颤颤巍巍,看得人胆战心惊。作为火山喷发中心的汤加,受到的冲击就更是巨大无比。因为海啸和火山灰对通讯设备的影响,从昨天下午起,汤加各地相继和外界失去联系。它的南半球“邻居”,新西兰总理至今未能成功跟汤加首相通话。只联系到了新西兰在当地的外交人员。由于汤加内部通讯不畅,目前大多数信息主要来源于卫星云图和地质分析。H8卫星云图上的火山喷发 来自tropicaltidibit不过从卫星云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第二次喷发有多么剧烈。产生的火积云直接突破了对流层顶,直径达到了将近500千米;“蘑菇云”在气流变化中清晰可见,让不少人想到了《不要抬头》里彗星撞击地球的那一幕。除了火山灰之外,还有冲击波。这次的冲击波几乎传遍了全世界,就连远在北半球高纬度的英国,气压计都录到了气压波动。@中国天气 用了一个非常巧妙地比喻:好似饱腹感的地球从地幔中打了一个嗝,呼出一口热气。只不过人打个饱嗝或许身心舒畅,地球打一个嗝,人类只会屁滚尿流。另一个能说明这次喷发有多夸张的,还有下面这张图。这是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一座由火山喷发形成的无人岛。上面这张是本月7号拍摄的,当时尚且可以仍然清晰看到完整的岛屿面貌。但在经过火山爆发后,这座岛屿干脆被炸掉了一半。不过我要说的并不是炸掉一半这件事,因为这个岛上其实并没有人居住。重点在于,它正好位于这次喷发的火山之上。注意,是“位于火山之上的岛屿”,而不是“火山口所在的岛屿”。因为两者的相对关系,其实是这样的——想不到吧,岛屿上这个小小的湖泊根本不是什么火山口。岛屿两侧那蜿蜒的山脊,才是真正的火山口边缘。2、这次火山喷发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因为火山灰太浓,尽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今天多次派出了侦察机观测情况,情况依然不明朗。但从各方零星传出的信息中,可以看到汤加受到了很大冲击。比如在第二次火山喷发前后,它的首都城市观测到了高达1.2米的海啸。巨浪冲上海岸,淹没道路,涌入民宅。《中国新闻》报道截图。尽管汤加本身就位于火山带,对火山喷发也算是见怪不怪。但14、15号连续的喷发,可能是继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之后,3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新西兰总理昨天曾跟驻汤加大使取得了联络,得知汤加首都北部遭到了海啸冲击,大批船只和巨型石块被冲上海岸。尽管没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但当地的道路和桥梁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更麻烦的是火山灰,而因为大量火山灰遮蔽天空,汤加在下午5点天就已经全黑。“到处笼罩着一层厚厚的灰尘,仿佛月球上的景象。”随后,其中的二氧化硫可能还会带来酸雨等次生灾害;今天在当地有员工驻扎的中企负责人也就表示,目前最担心的就是后续水源和空气的污染问题。今晚,汤加一名外交官员表示国内通信已基本恢复,但对外通信至少一周才能恢复。而这次事件引发的后续影响,可能也不会在短期内消除。3、后续还会出现什么问题?大型的火山爆发,本就很容易导致“灾难开会”。巨大的能量和物质被抛向地表,带来的往往是波及全球的连锁反映。首先是冲击波导致的海啸,巨大的海浪会给沿海地区带来最直接的灾难。尤其是像汤加这次的规模,甚至影响到了整个太平洋海盆。目前新西兰、日本已经有多艘船只倾覆受损,美国加州、秘鲁部分港口被淹。日本16日发布海啸预警。有加州市民发现门口的海水在几分钟内上涨了几英尺,然后又迅速下降。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海啸预警都已经解除。但因为汤加火山依然存在再次喷发的可能,目前几乎所有太平洋沿海国家都在战战兢兢。可能会造成更长远影响的,是火山灰。根据@中国气象爱好者 的分析,这次的火山灰烟云在喷发后没有沿着对流层西风带自西向东飘,反而飘向西边的澳大利亚,说明已进入平流层。也意味着,火山灰往往会飘上几个月才能沉降到地面。这么一大坨“烟”飘在空中,最直接影响到的首先是飞机航班。2010年,冰岛的艾雅法拉火山曾经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喷发。从直升飞机上看2010年冰岛艾雅法拉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气柱 | wired结果火山灰一个多月都未能散尽,导致欧洲航班几近瘫痪。而如果火山喷发的规模更大、产生的火山灰更多,还会带来“遮阳伞效应”——阳光长期被遮蔽,会导致气温降低。严格来说,引发遮阳伞效应的并非火山灰本身,而是其中所含的二氧化硫气体。气体会在平流层形成硫酸气溶胶,并随着环流输送到全球各处。但这也就说明,如果喷发出的二氧化硫足够多,不光是周围国家受影响;“一波气体供全球”,大家全都跑不掉。就像今天被不少网友提到的“无夏之年”,正是1816年因为印尼坦博拉火山爆发,造成全球温度异常偏低。从中国、欧洲到美洲,整个北半球都出现了粮食歉收、霜冻等惨剧。而上面提到过的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喷发的气柱达到了40公里;也导致了两年内的全球平均气温比往常冷上0.5度。皮纳图博的云团“手撕台风”,令其云系彻底紊乱的图像。不过目前看来,汤加火山如果不再出现更多大规模喷发,后果尚且是可控的。汤加本身是南半球远离大陆的岛国,对各个大陆,尤其是北半球国家的冲击相对较小。而它的火山口本身处于海底,杀伤力也不会像陆上火山那样“劈头盖脸”。比如20公里的气柱高度,只有当时皮纳图博火山的一半。由于喷发过程中物质经过海水,一部分气体会在水中溶解,不会散布到大气中;NASA的卫星测量数据表明,目前汤加火山释放的二氧化硫仅为皮纳图博的2%。无论是火山灰带来的健康损害,还是对全球气候的影响,都要比照它的“前任”们打个折扣。但这依然在提醒我们,不要对这些灾难保持冷眼旁观的态度。极端气候正在变得越来越多,而这也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我下午为文章搜集资料的时候,看到了一则让人揪心的新闻:一名广州男子在汤加工作,15日海啸发生后就此失联。失联前最后的微信消息是发给妻子的,给她转了3355元。还配上一条语音:“火山爆发,海啸要来,我现在去机场。”今天下午,他的妻子接到了中国驻汤加大使馆的卫星电话。工作人员表示,人已经联系到了,确认平安无事。你看,世界另一端的灾难即使在物理意义上与我们相隔万里——但人类的命运,依然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紧密相连。来源 |物理与工程

2022-02-18 16:27:59
新闻图片
首发就是“一箭二十星”,这型火箭不简单『太空科普』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1387期】截至目前,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突破407次飞行,在这些发射任务中,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长征六号、长征十一号、长征七号、长征五号、长征八号……轮番上阵,具有中国特色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在逐步发展壮大。关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从今日起,小太将在『太空科普』栏目中不定期推出关于长征运载火箭家族的科普故事,敬请关注。今天小太跟大家聊聊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中“一箭多星”发射纪录保持者长征家族的老六🚀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戳视频,认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是三级液体运载火箭,动力系统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具有无毒无污染、发射准备时间短等特点,主要用于满足微小卫星发射需求。2015年9月20日,长征六号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我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那么长征六号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呢?首发“天女散花”:“一箭二十星”出场不一般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可不是“长征火箭家族”中一个平平无奇的成员。“长六”最棒的本领还要数“一箭多星”,可以接纳各种卫星载荷。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箭20星”首飞成功,成功将20颗来自于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六个研制“家庭”的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创亚洲之最!不仅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而且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这也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次发射。开创当时中国一箭多星发射数量的新纪录,此前,世界范围内只有美、俄两国有“一次发射20颗以上卫星”的纪录。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首发即以“天女散花”的方式将2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些卫星从100公斤到几十克大小不等,分4次释放,每次间隔几十秒,这开场可谓不一般。二次创业:中国首枚参与商业发射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在中国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中,长征六号是首枚参与商业发射的火箭。2017年11月21日,长征六号以“一箭三星”方式将“吉林一号”视频04、05、06卫星发射升空。此次发射是长征六号火箭的第2次发射,也是中国新一代液体运载火箭首次参与商业发射。如果说“六年磨一箭”是首次创业,那么首发成功后争取商业航天发射便是“长征六号”的二次创业。再拓业务:2021年格外忙,开拓火箭“拼车”业务2021年的“长征六号”格外忙碌。2021年4月27日,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第5次发射以“一箭九星”的方式将齐鲁一号等三颗主星和中安国通一号卫星等六颗搭载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其首次商业“拼车”发射。所谓“拼车”发射,是指一枚运载火箭以“拼团”的形式为多颗卫星提供发射服务。与以往任务中以“搭载”形式提供发射服务相比,火箭“拼车”服务中,在满足了主星任务外,火箭会将剩余运载能力提供给其他有发射需求的“小卫星”。这种方式具有发射成本低、任务适应性好等特点。接着,2021年7月9日,“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钟子号”卫星星座02组送入预定轨道。2021年8月4日的任务,是其第7次发射,本发任务是继前六发任务典型太阳同步轨道和低倾角轨道后,该型号执行的第三种轨道任务,也进一步拓展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的任务适应性。2021年11月5日10时1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广目地球科学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来源 | 我们的太空

2022-02-18 16:27:59
新闻图片
科普 | 什么是“元宇宙”?一起来了解!

来源 | 广东科技

2022-02-18 16:27:59
新闻图片
让你吃太饱的大米,原来这么不容易!

人口占世界的近1/5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4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2018年平均每公顷粮食产量5621公斤总产量近6.6亿吨谷物产量6.1亿吨……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这一切我们每个人都是见证者“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无论丰欠珍惜粮食都是永恒的主题一粒种子到一碗米饭要经历什么?来看TA的奇幻漂流↓↓来源 | 人民网

2022-02-18 16: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