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揭阳,注册
新闻图片
习近平会见墨西哥总统辛鲍姆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11月18日电(记者乔继红 廖思维)当地时间11月1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里约热内卢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会见墨西哥总统辛鲍姆。习近平再次祝贺辛鲍姆成为墨西哥历史上首位女性总统。习近平指出,2013年我曾访问墨西哥,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中墨两国有着悠久友好传统,双方应不断增进交往,赓续友谊,用好两国经济的高度互补性,不断推进务实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在新时期得到全方位发展。中墨两国对很多国际问题的看法相似,理念契合,都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中方愿同墨方一道,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公平正义,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正能量。辛鲍姆表示,很高兴结识习近平主席,我完全赞同您对我们两国关系的评价。墨中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联系十分密切。很多中国企业在墨西哥开展业务,包括参与墨西哥城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感谢中方在墨西哥遭遇飓风等困难时刻给予大力真诚帮助,这是两国人民友好的有力见证。墨中双方都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墨方愿同中方挖掘潜力,进一步拓展各领域合作。蔡奇、王毅等参加会见。

2024-11-19 11:14:05
新闻图片
第一观察|习近平主席APEC时间展现的中国智慧

秘鲁利马APEC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连续发表两篇重要讲话。一篇是当地时间11月15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一篇是当地时间11月16日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阐述国际形势、纵论时代潮流、指引前进方向……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习近平主席以高瞻远瞩的宽广视野,运用中国智慧回应亚太各方和国际社会共同关切,为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力量。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亚太发展》的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一)“通”“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虽然遭遇过逆风和回头浪,但其发展大势从未改变。”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以各种名目阻碍经济合作,执意将相互依存的世界割裂开来,是开历史倒车。”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当今世界,人类走向开放、走向融合的步伐不可阻挡,经济全球化、各国发展利益交融相通既是客观现实,更是历史演进大势。亚太经合组织诞生于冷战结束前夕和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逐渐勃兴之时,一直以推动经济全球化为己任。当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蔓延,世界经济碎片化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亚太大家庭何去何从,考验着政治家的胸襟和智慧。“构建开放融通的亚太合作格局”“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方向,不能走少数国家独占霸权的老路”“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畅”“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各参与方共同打造陆海联动和协同发展的互联互通网络”……利马会议期间,响亮的中国声音、鲜明的中国态度,引发各方共鸣。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亚太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习近平主席鲜明指出:“放眼未来,亚太要继续做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江海奔涌,风急浪高,各方都在同一艘船上。只有践行开放联通精神,太平洋才能变为促进繁荣增长的通途。(二)“新”“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2014年11月在北京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用这句话,传递中国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信念与决心,呼吁亚太各方不断寻求新增长点和驱动力。十年间,中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第11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此次利马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守正创新,擦亮开放亚太、包容亚太的金字招牌,打造绿色亚太、数字亚太的新招牌。“要向科技创新要生产力,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赋能作用,以新一轮科技革命为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力”“要着力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塑造亚太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两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主席都专门强调“创新”。惟进取也,故日新。今年7月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面向未来,一个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中国,将为亚太和世界发展创造更多新机遇。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会议中心举行。这是习近平主席同其他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领导人、代表合影。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三)“共”习近平主席的两篇重要讲话,分别以《把握时代大势 共促世界繁荣》和《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亚太发展》为题。“共”是贯穿其中的鲜明主题词。宽广的太平洋是亚太合作的桥梁、友好的纽带、共同的家园。越是面对风浪挑战,越需要各方同舟共济、合力应对。“各国共同发展才是真发展”“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新现实,不断提升‘全球南方’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共同做大并分好经济发展‘蛋糕’,让更多经济体、更多民众共享发展成果”……习近平主席与会期间反复强调“共”的重要意义。习近平主席同出席本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多位外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见。其中,既有“志同道合”,也有“求同存异”。世界各国文化传统、发展道路、利益关切等千差万别,存在分歧在所难免。中国古人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拉美也有句谚语,“唯有益天下,方可惠本国”。面对形形色色的全球性挑战,关键是看到共同利益、开展共同行动。“共同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共同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弘扬开放的区域主义,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大国竞争不应是时代底色,团结协作才能共克时艰”……一个“共”字,充分展现“计天下利”的中国胸怀、中国气度。(四)“远”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出席或主持历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擘画亚太合作远景蓝图、引领全球治理变革方向。当前,无论是在亚太还是在全球层面,人们都面临着种种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如何看待当前我们所处的世界?如何在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把握前进航向?穿透迷雾的远见,至关重要。“古老文明的深厚积淀,赋予中秘两国智慧和胸怀,让我们能够看清历史前进方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秘鲁纳斯卡文明的巨大地画,身在其中者迷,唯有居高者方能窥其全貌”……习近平主席此次秘鲁之行,“文明”是一个关键词。之所以强调“文明”,正是因其让人以历史眼光看待当下、判断未来。抵达利马前夕,习近平主席在秘鲁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坚持登高望远,从历史长周期把握世界大势,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共同落实好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唯有拿起历史的望远镜,才能够从容把握世界大势,坚定作出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的正确选择。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习近平主席的利马APEC时间,彰显着中国智慧的影响力、引领力、塑造力,书写下新时代中国同亚太各方携手应对挑战、共创和合共生美好未来的崭新篇章。策划:倪四义、张晓松、韩墨主笔:杨依军、温馨视觉:包昱涵、胡了然新华社国内部、国际部联合制作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2024-11-18 21:41:46
新闻图片
【众行致远】习言道|从地瓜到蛋糕,在习近平的比喻中看中国与亚太

  中新网11月17日电 题:从地瓜到蛋糕,在习近平的比喻中看中国与亚太  中国古人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拉美也有句谚语,“唯有益天下,方可惠本国”。  当地时间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秘鲁利马举行的APEC会议上提到了这两句中国古语与拉美谚语。  这两句话虽出自相距遥远的不同文明,但从字面上已然能理解,它们都在说着同一个道理,正如习近平在这次会议上讲话的题目——“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亚太发展”。  时代责任从何说起?  习近平在讲话中开门见山,深刻解释了当前亚太面临的抉择。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世界开放指数不断下滑,亚太合作也面临地缘政治、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上升等挑战。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亚太各国肩负更大责任。”  亚太地区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占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面对变局中的世界,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亚太的时代责任不难理解。  又该如何共促发展?  习近平提出一个愿景和三点建议。  愿景,即全面落实2040年布特拉加亚愿景,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亚太发展新时代。  建议,即构建开放融通的亚太合作格局,培育绿色创新的亚太增长动能,树牢普惠包容的亚太发展理念。  实现这个愿景,落实这些建议,习近平列出来一系列中国行动。  例如,中国将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将发布《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将在亚太经合组织推进提高居民收入、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等倡议,等等。  APEC成员分处多个大洲,发展道路和发展水平迥异,共担责任、共促发展,自然会面临困难和挑战。  今次APEC会议上,习近平提到了“做蛋糕”与“分蛋糕”的关系。  “我们要用好亚太经合组织平台,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加大对发展中经济体和弱势群体的支持,共同做大并分好经济发展‘蛋糕’,让更多经济体、更多民众共享发展成果。”  八年前,同样是在秘鲁,同样是来参加APEC会议,习近平曾用“地瓜”形容中国与亚太的关系。  “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但它的块茎始终长在根基位置。同样道理,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将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  八年后,习近平又一次来到秘鲁。  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中,习近平用一句中国古语再次阐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太,也将进一步造福亚太——“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那么,如何共担责任、共促发展?如何“做大蛋糕”“分好蛋糕”?如何建设亚太、造福亚太?  回答这些问题,其实,从刚刚开港的秘鲁钱凯港中就能找到答案。  这是中秘共建“一带一路”重要项目,也是南美首个智慧港口。  钱凯港一期工程可以将秘鲁到中国的海运时间缩短至23天,节约20%以上的物流成本,每年为秘鲁带来45亿美元收入,创造800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改善湿地、海滩、生物栖息地的环境状况,港口项目部还建立动物救助站,主动肩负起救助企鹅、海豹、鸟类的社会责任。  肩负时代责任的亚太,何以开放融通、绿色创新、普惠包容?跨越太平洋的中秘合作,既可见,亦可鉴。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执笔:阚枫    |校对:孙静波    |视觉:司方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2024-11-18 21:41:46
新闻图片
跟着习主席看世界|跨越山海 走进桑巴国度

联播+山海相拥,椰树婆娑,巴西里约热内卢,初夏将至。应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卢拉邀请,习近平主席将于当地时间11月17日至21日赴里约热内卢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说自己和巴西“很有缘分”。他曾于1996年、2009年、2014年、2019年四度访问巴西,而今年第五访正值中巴建交50周年。今年8月,习主席同巴西总统卢拉就中巴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时表示,中国和巴西同为发展中大国和重要新兴市场国家,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携手前行的好伙伴。建交半个世纪以来,中巴友谊不断加强,合作日益多元。让我们跟随习主席,一起走进这个因桑巴而美誉全球的南美洲最大国家。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监 制丨王敬东主 编丨李璇编 辑丨李珊珊视 觉丨颜妮 张紫曦校 对丨李丹 王卓婕 孟利铮 宋春燕 毛长志 李英卓 梁雅琴 闫田田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支 持丨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2024-11-18 21:41:44
新闻图片
众行致远|共创未来的中国方案

应巴西总统卢拉邀请,习近平主席于11月17日至21日赴里约热内卢出席G20峰会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这是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第6次到访拉美,第11次出席G20峰会。  G20峰会是对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的补充和完善,也是将南方和北方国家汇聚一堂、共同书写国际规则的重要平台。在这片暖意融融、丰饶美丽之地,习近平主席将与各成员领导人共商发展合作大计,为完善全球治理,推动构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贡献中国方案,彰显大国担当。  总策划:侯小军  总统筹:金 强张纯青  统 筹:李 琳  监 制:朱 景  策 划:苏若倩  剪 辑:李江锐  设 计:汪婉莹  校 对:梁洁萍  实习生:李学然

2024-11-18 21:41:44
新闻图片
习近平的G20妙喻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出席G20峰会活动,频频用生动比喻谈合作、话共赢,为世界经济发展开良方。他的妙喻连珠,展现了大国领袖的高超智慧和气度风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2013年9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发言我们要通过这样的努力,让二十国集团走得更好更远,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全球增长的催化器、全球经济治理的推进器,更好造福各国人民。——2014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发言我们把世界经济比作人的肌体,那么贸易和投资就是血液。如果气滞血瘀,难畅其流,世界经济就无法健康发展。——2015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二十国集团就宛若一座桥,让大家从四面八方走到了一起。这是一座友谊之桥,通过这里我们把友谊的种子播向全球。这是一座合作之桥,通过这里我们共商大计,加强协调,深化合作,谋求共赢。这是一座未来之桥,通过这里我们同命运、共患难,携手前行,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2016年9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欢迎宴会上的致辞我们要坚持走开放发展、互利共赢之路,共同做大世界经济的蛋糕。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我们应该也能够发挥领导作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按照共同制定的规则办事,通过协商为应对共同挑战找到共赢的解决方案。——2017年7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汉堡峰会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讲话中方赞成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关键是要维护开放、包容、非歧视等世界贸易组织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保障发展中国家发展利益和政策空间。要坚持各方广泛协商,循序推进,不搞“一言堂”。——2018年11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发言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就是动员更多资源,拉紧互联互通纽带,释放增长动力,实现市场对接,让更多国家和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共同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康庄大道。——2019年6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和贸易问题的发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必将如凤凰涅槃、焕发新生。——2020年11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讲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不懈努力。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2021年10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讲话各国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不应该以邻为壑,构筑“小院高墙”,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2022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讲话策划:孙志平、秦大军统筹:李薇、祁星、吕馨慧编导:唐婧瑶配音:王帅龙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2024-11-18 21:41:43
新闻图片
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里约热内卢

新华社快讯: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地时间17日抵达里约热内卢,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

2024-11-18 10:39:44
新闻图片
学习卡丨打造亚太发展的下一个“黄金三十年”,习主席强调一个关键词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在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题为《把握时代大势 共促世界繁荣》的书面演讲。习近平指出,过去30年,亚太地区经济保持了强劲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亚太奇迹”。如何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打造亚太发展的下一个“黄金三十年”?习主席强调了一个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一起学习↓总监制丨闫帅南监制丨王元主编丨柴婧编辑&制图丨裴勇博 潘杨校对丨高少卓

2024-11-18 10:39:42
新闻图片
时政快讯丨习近平:中国将担任亚太经合组织2026年东道主

当地时间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宣布,中国将担任亚太经合组织2026年东道主,期待同各方一道深化亚太合作,造福亚太人民。

2024-11-17 20:00:07
新闻图片
新华社快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秘鲁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新华社快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秘鲁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24-11-17 2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