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揭阳,注册
新闻图片
新华社快讯: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在利马举行会晤

查看详情新华社快讯: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在利马举行会晤。新华社快讯:习近平:中方致力于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没有变,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没有变,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立场没有变,赓续中美人民传统友谊的愿望没有变。新华社快讯:习近平:中美双方要从两国人民福祉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出发,作出明智选择,继续探寻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实现中美两国在这个星球上长期和平共存。新华社快讯:习近平: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也印证了中美建交45年来的经验和启示。如果两国做伙伴、做朋友,求同存异、彼此成就,中美关系就能够得到长足发展。如果把对方当对手、当敌人,恶性竞争、互相伤害,中美关系就会遭遇波折甚至倒退。新华社快讯:习近平:中方愿同美国政府继续保持对话、拓展合作、管控分歧,努力实现中美关系平稳过渡,造福两国人民。

2024-11-17 20:00:07
新闻图片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2024-11-17 02:28:12浏览量:159.1万来源:新华社焦点查看详情当地时间11月16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亚太发展》的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新华社利马11月16日电(记者倪四义 姜岩)当地时间11月16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亚太发展》的重要讲话。当地时间11月16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亚太发展》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抵达会场时,受到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热情迎接。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习近平抵达会场时,受到博鲁阿尔特总统热情迎接。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几十年来,亚太经合组织带动亚太地区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大融通,助推亚太成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板块和主要增长引擎。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亚太合作也面临地缘政治、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上升等挑战。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亚太各国要团结协作,勇于担当,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亚太发展新时代。当地时间11月16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亚太发展》的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习近平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构建开放融通的亚太合作格局。坚持多边主义和开放型经济大方向,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着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互联互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畅。今天,我们将通过亚太自贸区建设新的指导文件,相信将为推动亚太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中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愿同有关各方探索商谈数字和绿色领域贸易协定,持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二是培育绿色创新的亚太增长动能。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加强交流合作,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创新生态,推动亚太地区实现生产力跃升。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塑造亚太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国正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同各方绿色创新合作,将发布《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愿同各方共同促进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为亚太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三是树牢普惠包容的亚太发展理念。要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加大对发展中经济体和弱势群体的支持,共同做大并分好经济发展“蛋糕”,让更多经济体、更多民众共享发展成果。中方将在亚太经合组织推进提高居民收入、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等倡议,助力亚太经济普惠包容发展。中国将担任亚太经合组织2026年东道主,期待同各方一道深化亚太合作,造福亚太人民。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就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建设美丽中国等各领域作出系统布局。中国发展将为亚太和世界发展提供更多新机遇。中方欢迎各方继续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为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现代化共同努力。当地时间11月16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亚太发展》的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同其他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领导人、代表合影。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会议由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主持,主题为“赋能、包容、增长”。会议发表《202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马丘比丘宣言》《关于亚太自由贸易区议程新展望的声明》和《关于推动向正规和全球经济转型的利马路线图》三个成果文件。15日晚,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欢迎宴会。王毅参加上述活动。【讲话全文】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2024-11-17 20:00:07
新闻图片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亚太发展》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抵达会场时,受到博鲁阿尔特总统热情迎接。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几十年来,亚太经合组织带动亚太地区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大融通,助推亚太成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板块和主要增长引擎。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亚太合作也面临地缘政治、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上升等挑战。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亚太各国要团结协作,勇于担当,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亚太发展新时代。  习近平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构建开放融通的亚太合作格局。坚持多边主义和开放型经济大方向,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着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互联互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畅。今天,我们将通过亚太自贸区建设新的指导文件,相信将为推动亚太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中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愿同有关各方探索商谈数字和绿色领域贸易协定,持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二是培育绿色创新的亚太增长动能。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加强交流合作,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创新生态,推动亚太地区实现生产力跃升。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塑造亚太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国正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同各方绿色创新合作,将发布《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愿同各方共同促进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为亚太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三是树牢普惠包容的亚太发展理念。要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加大对发展中经济体和弱势群体的支持,共同做大并分好经济发展“蛋糕”,让更多经济体、更多民众共享发展成果。中方将在亚太经合组织推进提高居民收入、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等倡议,助力亚太经济普惠包容发展。中国将担任亚太经合组织2026年东道主,期待同各方一道深化亚太合作,造福亚太人民。  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就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建设美丽中国等各领域作出系统布局。中国发展将为亚太和世界发展提供更多新机遇。中方欢迎各方继续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为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现代化共同努力。  会议由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主持,主题为“赋能、包容、增长”。  会议发表《202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马丘比丘宣言》《关于亚太自由贸易区议程新展望的声明》和《关于推动向正规和全球经济转型的利马路线图》三个成果文件。  15日晚,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欢迎宴会。  王毅参加上述活动。

2024-11-17 20:00:07
新闻图片
新华社快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秘鲁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新华社快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秘鲁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24-11-17 20:00:07
新闻图片
习近平会见美国总统拜登

新华社利马11月16日电(记者杨依军 韩梁)当地时间11月1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利马会见美国总统拜登。习近平指出,很高兴再次同拜登总统先生见面。过去4年,中美关系虽然历经跌宕起伏,但在我们两人领航把舵下,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话和合作,总体实现了稳定。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也印证了中美建交45年来的经验和启示。如果两国做伙伴、做朋友,求同存异、彼此成就,中美关系就能够得到长足发展。如果把对方当对手、当敌人,恶性竞争、互相伤害,中美关系就会遭遇波折甚至倒退。当今世界动荡不安、冲突频发,新老问题交织共振,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国竞争不应是时代底色,团结协作才能共克时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脱钩断链”不是解决之道,互利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小院高墙”不是大国作为,开放共享才能造福人类。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大国,应该计天下利,多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确定性、提供正能量。我始终认为,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既关乎两国人民,也关乎人类前途命运。中美双方要从两国人民福祉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出发,作出明智选择,继续探寻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实现中美两国在这个星球上长期和平共存。美国刚刚举行了大选。中方致力于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没有变,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没有变,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立场没有变,赓续中美人民传统友谊的愿望没有变。中方愿同美国政府继续保持对话、拓展合作、管控分歧,努力实现中美关系平稳过渡,造福两国人民。

2024-11-17 20:00:07
新闻图片
习近平会见美国总统拜登

新华社利马11月16日电(记者杨依军 韩梁)当地时间11月1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利马会见美国总统拜登。习近平指出,很高兴再次同拜登总统先生见面。过去4年,中美关系虽然历经跌宕起伏,但在我们两人领航把舵下,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话和合作,总体实现了稳定。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也印证了中美建交45年来的经验和启示。如果两国做伙伴、做朋友,求同存异、彼此成就,中美关系就能够得到长足发展。如果把对方当对手、当敌人,恶性竞争、互相伤害,中美关系就会遭遇波折甚至倒退。当今世界动荡不安、冲突频发,新老问题交织共振,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国竞争不应是时代底色,团结协作才能共克时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脱钩断链”不是解决之道,互利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小院高墙”不是大国作为,开放共享才能造福人类。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大国,应该计天下利,多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确定性、提供正能量。我始终认为,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既关乎两国人民,也关乎人类前途命运。中美双方要从两国人民福祉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出发,作出明智选择,继续探寻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实现中美两国在这个星球上长期和平共存。美国刚刚举行了大选。中方致力于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没有变,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没有变,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立场没有变,赓续中美人民传统友谊的愿望没有变。中方愿同美国政府继续保持对话、拓展合作、管控分歧,努力实现中美关系平稳过渡,造福两国人民。

2024-11-17 20:00:07
新闻图片
习近平在巴西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习近平在巴西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查看详情新华社里约热内卢11月17日电 当地时间11月17日,在赴里约热内卢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圣保罗页报》发表题为《万里交好共命运 携手扬帆正当时》的署名文章。文章全文如下:万里交好共命运 携手扬帆正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应卢拉总统邀请,我即将对巴西联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里约热内卢峰会。巴西地大物博、风光旖旎、文化多元,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国度。200多年前,中国的茶、荔枝、香料、瓷器等就远渡重洋来到巴西,架起两国经贸往来的桥梁,成为中巴人民友好交流的纽带。1974年8月15日,中国和巴西正式建立外交关系。50年来,中巴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日臻成熟活跃,有力促进了两国各自发展,也为世界和平稳定作出积极贡献,树立了两个发展中大国合作共赢、命运与共的典范。双方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理解和支持各自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巴西是首个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也是首个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拉美国家,两国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前列。中巴政府间对话合作机制完备,两国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已经良好运行20年,在协调规划双方各领域合作、共谋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双方始终坚持互利共赢、优势互补,携手推进各自现代化进程。中国连续15年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是巴西主要外资来源国之一。据中方统计,过去三年,中国自巴西年进口额均超过千亿美元。在两国共同努力下,双边贸易结构日益优化,合作水平持续提升,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农业、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绿色发展、科技创新、金融等领域互利合作亮点纷呈、卓有成效,有力促进了各自经济社会发展。双方始终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巴西著名诗人和作家塞西莉亚·梅雷莱斯、马查多·德·阿西斯都曾转译过中国的唐诗,体现了双方精神上跨越时空的共鸣。近年来,音乐、舞蹈、美食、体育等成为连接两国人民的新桥梁,双方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不断加深。巴西可爱的动物水豚、波萨诺瓦音乐、特色舞蹈桑巴和战舞在中国广受欢迎,中国春节等传统节日、中医药等传统文化为越来越多的巴西人民所熟知,两国青年、记者、学者互动频繁,地方交往积极活跃。今年,双方举办了一系列庆祝建交50周年活动,为两国人民奉上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这几天,我陆续收到来自巴中友好协会、巴西的大学师生、里约热内卢科帕卡巴纳要塞乐团等百余名巴西各界友好人士的来信,表达了对深化两国友好的热切期盼,令我十分感动。双方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公道正义,在很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相同或相似的看法。两国同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多边主义的坚定捍卫者,长期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内,就全球治理、气候变化等重大议题保持密切配合。不久前,中巴共同发表了关于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回应。中巴携手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和担当,促进了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为世界和平稳定注入了正能量。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挑战、新变化层出不穷。“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作为东西半球两大发展中国家和金砖国家重要成员,中巴两国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勇做“破风者”和“逐浪者”,并肩开辟新航道,携手驶向属于两国人民以及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要把牢中巴友好大方向。双方要始终坚持互尊互信、互学互鉴,进一步密切政府、政党、立法机关等各层级、各领域交往,加强治国理政和发展经验交流,不断巩固战略互信,夯实两国关系政治基础。继续充分发挥两国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全面战略对话等合作机制作用,积极构建稳定成熟的大国关系,推动两国关系行稳致远。我们要培育中巴互利合作新动能。中国和巴西都将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福祉作为重要目标,都正在实现现代化道路上奋力前行。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兴起,双方应该牢牢把握时代机遇,持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巴西发展战略对接,不断提升两国互利合作的战略性、全面性、开创性,打造更多顺应时代潮流、持久惠民的示范性项目,促进各自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我们要厚植中巴人民友好基础。中巴文化丰富多彩、魅力独特,交相辉映、相互吸引。双方要继续发扬开放包容的优良传统,深化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旅游、地方等领域交流合作,使两国在对方人民心中更加真实、立体、鲜活,为赓续中巴传统友谊培育更多民间使者,让两国文明在友好交往中和谐共生、兼容并蓄,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我们要彰显中巴团结互助大国担当。当前,“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但其声音和诉求在当前国际治理体系中尚未得到充分反映。作为世界主要发展中大国,我们应该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担当,同广大“全球南方”国家一道,坚定捍卫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和共同发展作出中巴贡献。我这次到访巴西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二十国集团是国际经济合作重要平台。巴西就任主席国后,确立了“构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的星球”主题,积极推动二十国集团各领域合作,为成功举办里约热内卢峰会打下了良好基础。卢拉总统将“抗击饥饿与贫困”作为里约热内卢峰会的主要议题,倡议成立“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中方高度赞赏并将积极支持。建设一个公正的世界,需要二十国集团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合作、互利共赢原则,支持“全球南方”国家实现更大发展。要把发展置于二十国集团合作的核心位置,把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为优先工作,构建全球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推动实现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要积极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提升“全球南方”代表性和话语权。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营造开放、包容、非歧视的国际经济合作环境。建设一个可持续的星球,需要二十国集团倡导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深入推进绿色低碳、环境保护、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国际合作,秉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更多支持。32年前,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举行,达成了《21世纪议程》等重要成果。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里约热内卢相聚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讨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希望里约热内卢峰会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大动力和更强信心。我相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里约热内卢峰会一定能够取得丰硕成果,在二十国集团历史进程中留下鲜明的“巴西印记”。我也期待同卢拉总统一道努力,引领中巴关系进入新的“黄金50年”,构建更加公正和更可持续的命运共同体。

2024-11-17 20:00:07
新闻图片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在利马举行会晤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利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新华社利马11月16日电(记者韩墨 杨依军)当地时间11月1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利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习近平指出,过去4年,中美关系虽然历经跌宕起伏,但也开展了对话和合作,总体实现了稳定。我们指导双方团队通过磋商确定了中美关系的一些指导原则,共同推动两国对话和合作重回正轨,恢复和新建了20多个沟通机制,在外交、安全、经贸、财政、金融、军队、禁毒、执法、农业、气候变化、人文等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果。过去4年的经验值得总结、启示需要记取,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条。一是要有正确的战略认知。“修昔底德陷阱”不是历史的宿命,“新冷战”打不得也打不赢,对华遏制不明智、不可取,更不会得逞。二是要言必信、行必果。人无信不立。中方都是说到做到,但如果美方总是说一套、做一套,对美国的形象很不利,也损害双方互信。三是要平等相待。中美两个大国交往,任何一方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对方,也不能从所谓“实力地位”出发压制对方,更不能为保持本国的领先地位而剥夺对方正当发展权利。四是不能挑战红线、底线。中美是两个大国,难免有些矛盾分歧,但不能损害彼此核心利益,更不能搞冲突对抗。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恪守。台湾问题、民主人权、道路制度、发展权利是中方的4条红线,不容挑战。这些是中美关系最重要的防护栏和安全网。五是要多搞对话和合作。在当前形势下,中美两国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不管是在经贸、农业、禁毒、执法、公共卫生等领域,还是面对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全球性挑战,以及在国际热点问题上,都需要中美合作。中美双方应该拉长合作清单,做大合作蛋糕,实现合作共赢。六是要回应人民期待。发展中美关系应该始终着眼两国人民福祉,汇聚两国人民力量。中美双方要为两国人员往来和人文交流架桥铺路,也要排除干扰和障碍,不要人为制造“寒蝉效应”。七是要展现大国担当。中美两国应该时刻考量人类前途命运,为世界和平担当,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为世界团结发挥积极作用,包括开展良性互动、不搞相互消耗、不胁迫别国选边站队。习近平强调,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印证了中美建交45年来的经验和启示。如果两国做伙伴,求同存异,中美关系就能够取得长足发展。如果把对方当对手,恶性竞争,中美关系就会遭遇波折甚至倒退。当今世界动荡不安、冲突频发,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国竞争不应是时代底色,团结协作才能共克时艰。“脱钩断链”不是解决之道,互利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小院高墙”不是大国作为,开放共享才能造福人类。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既关乎两国人民,也关乎人类前途命运。中美要继续探寻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实现中美两国在这个星球上长期和平共存,多为世界注入确定性、提供正能量。习近平强调,中方致力于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没有变,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没有变,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立场没有变,赓续中美人民传统友谊的愿望没有变。中方愿同美方继续保持对话、拓展合作、管控分歧,延续中美关系来之不易的企稳势头。习近平就台湾、经贸科技、网络安全、南海、乌克兰危机和朝鲜半岛等问题阐明中方立场。习近平强调,“台独”分裂行径同台海和平稳定水火不容。美方想要维护台海和平,关键是要认清赖清德和民进党当局的“台独”本性,慎之又慎处理台湾问题,明确反对“台独”,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中国人民的发展权利不可剥夺、不容无视。各国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不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更不能以此为借口对别国恶意设限打压。所谓中国实施网络攻击,既没有证据,也没有道理。中方本身是国际网络攻击的受害者,一贯反对并打击任何形式的网络攻击。中方坚决维护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当事方对话协商始终是管控南海争议的最佳方式。美国不应介入有关南沙岛礁的双边争议,不应纵容和支持挑衅冲动。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和作为始终光明磊落,就是穿梭斡旋、劝和促谈,为和平而奔走,为推动局势降温而努力。中方不会允许朝鲜半岛生战生乱,不会坐视中国的战略安全和核心利益受到威胁。当地时间11月1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利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拜登表示,美中关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不仅事关两国人民,也事关世界的未来。确保美中竞争不演变为冲突,这是美中两国政府对于两国人民和世界肩负的责任。过去4年,美中双方共同努力恢复和新建了一些对话和沟通渠道,包括双方外交和安全团队保持经常性战略沟通,开展坦诚深入对话,为增进双方相互了解发挥有益作用。特别是我们一年前在旧金山会晤以来,双方在军事、禁毒、执法、人工智能、气候变化、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美中双方相互支持对方主办2026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展示了美中合作可以给人民带来的福祉。美国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不寻求同中国发生冲突,不会利用台湾问题同中国竞争。美方也将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美方愿在过渡期同中方加强沟通对话,增进彼此相互认知,负责任地管控分歧。两国元首重申双方就中美关系指导原则达成的7点共识,即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保持沟通、防止冲突、恪守《联合国宪章》、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负责任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双方愿秉持这些原则,继续稳定中美关系,实现平稳过渡。两国元首积极评价中美战略沟通、外交安全团队经常性接触、两军、经贸、金融等领域对话机制的重要作用,同意继续保持沟通势头,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两国元首回顾了旧金山会晤以来禁毒、气候变化、人工智能、人文交流等领域对话合作取得的积极进展。两国元首认为,双方就人工智能治理进行了坦诚和建设性对话,在联合国大会相互联署各自关于人工智能的决议,确认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人工智能向善普惠,应维持由人类控制核武器使用的决定。两国元首都认为,这次会晤坦诚深入,是建设性的,愿继续保持沟通联系。蔡奇、王毅等参加会见。

2024-11-17 20:00:07
新闻图片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亚太要继续做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亚太要继续做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2024-11-17 00:21:34浏览量3560189当地时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拉美之行进入第二天。当天,习主席在秘鲁首都利马连续会见了来自三大洲的6位外国领导人,并向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演讲。在双边会见现场和书面演讲中,习主席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05:01△视频:习近平向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演讲01面向亚太工商界 习主席再次发表书面演讲当地时间11月15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向在利马举行的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演讲。习主席曾用“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力量”“推动改革、发展、创新的主力军”来形容工商界,他称亚太工商界是“亚太发展的主力军”“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亚太合作和全球发展的弄潮儿”。《时政新闻眼》梳理发现,2013年以来,习主席在历次出席APEC会议期间,每次都向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了重要讲话或书面演讲。△秘鲁利马。(总台央视记者鄂介甫拍摄)2017年11月,习主席在越南岘港举行的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说,“这几年,每次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我都抽出时间同工商界的朋友见面,共同探讨应对当前挑战的思路和举措。”今年是习主席连续第三次向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演讲。2022年11月、2023年11月,他分别以《坚守初心 共促发展 开启亚太合作新篇章》和《同心协力 共迎挑战 谱写亚太合作新篇章》为题向在曼谷和旧金山举行的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演讲。△秘鲁利马。(总台央视记者韩锐拍摄)在去年的书面演讲中,习主席说,正如工商界朋友所言,中国已经成为最佳投资目的地的代名词,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欢迎各国工商界朋友们继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在今年的书面演讲中,习主席介绍了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等方面的情况。他指出,中国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改革举措,将有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充足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作用。习主席在书面演讲中透露,下一步,中国将出台更多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政策,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让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这是中国做强自己的信心,也是中国助力世界的决心。△秘鲁利马。(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02书面演讲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习近平主席今年的书面演讲,以《把握时代大势 共促世界繁荣》为题。“时代大势”,重点指的是“经济全球化”。作为关键词、高频词,“经济全球化”在整篇书面演讲中出现了13次。8年前,在利马出席APEC会议时,习主席就曾重点谈及“经济全球化”。出席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时,习主席说,“当前,围绕经济全球化有很多讨论,支持者有之,质疑者亦有之。”“ 我们要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在当年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主席呼吁,“我们要用行动向世界宣示,亚太对经济全球化决心不变、信心不减。”△利马街头的APEC会议标识。(总台央视记者韩锐拍摄)这些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但潮流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仍是大势所趋。今年再赴利马,习主席在这次书面演讲中作出论断:“当前,经济全球化动力和阻力胶着,但动力仍然胜过阻力。”习主席发出警示:“以各种名目阻碍经济合作,执意将相互依存的世界割裂开来,是开历史倒车。”习主席指明方向:“我们要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方向,不能走少数国家独占霸权的老路。我们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多释放正面效应,进入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新阶段。”△秘鲁利马。(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去年年底,习主席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针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重大挑战,我们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如何携手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在这次向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的书面演讲中,习主席提出三点主张: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二是坚持与时俱进,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解决发展失衡问题。亚太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习主席在书面演讲中鲜明指出,“放眼未来,亚太要继续做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秘鲁利马。(总台央视记者王萌萌拍摄)03密集会见6国领导人当天,习近平主席在利马还展开密集的双边活动,先后会见了泰国总理佩通坦、新加坡总理黄循财、韩国总统尹锡悦、智利总统博里奇、新西兰总理拉克森、日本首相石破茂。6国领导人中,有4位都是近一年内就任。其中,日本首相石破茂是今年10月1日、11月11日分别当选日本第102任、第103任首相。泰国总理佩通坦是今年8月就职。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是今年5月履新。新西兰总理拉克森则是去年11月出任此职。此次赴秘鲁利马,是这4国领导人就任后首次参加APEC会议,也是首次同习主席会见。△当地时间11月15日,习主席在这里密集会见多位外国领导人。(总台央视记者张洛嘉拍摄)在会见今年以来新上任的外国领导人时,习主席当面表达祝贺。习主席当天会见的6位外国领导人中,智利总统博里奇、泰国总理佩通坦都是“85后”。博里奇去年10月曾应邀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进行国事访问。佩通坦前不久赴云南昆明出席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领导人会议。△秘鲁利马。(总台央视记者王萌萌拍摄)在会见中,习主席同多国领导人都谈到了两国关系发展面临的重要时间节点。明年,中国和泰国将迎来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中国和新加坡、智利将分别迎来建交35周年、55周年。在国际和地区形势变乱交织之时,双方领导人的战略引领弥足珍贵。△秘鲁利马。(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04从双边到亚太,这些重要信息值得关注这6个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既有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居”,也有隔洋相望的“伙伴”。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会见时,习近平主席说,当前,中日关系处于改善发展的关键时期。中日互为近邻,同为亚洲和世界重要国家,两国关系具有超越双边的重要意义。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对日本等周边邻国更是如此。02:08△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会见日本首相石破茂2022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G20峰会期间,习主席曾会见韩国总统尹锡悦。在今年这次会见中,习主席说,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中韩两国都应该坚守建交初心,坚定睦邻友好方向,坚持互利共赢目标,发挥地理相邻、文化相通、经济相融优势,加强交流,深化合作,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01:19△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会见韩国总统尹锡悦泰国、新加坡,也是中国的近邻。2022年11月,习主席赴泰国曼谷出席APEC会议并访问泰国。两国领导人宣布,构建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的中泰命运共同体。会见泰国总理佩通坦时,习主席说,中方愿同泰方推动中泰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更大进展。△会见现场的中泰两国国旗。(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去年3月,习主席与时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宣布,将中新关系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时,习主席指出,中方愿同新方继续在现代化道路上携手前行,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01:39△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继续在现代化道路上携手前行 开启高质量合作新篇章智利和新西兰,都是南半球国家,与中国隔洋相望。智利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南美国家,也是中拉共建“一带一路”的先行者。智利在中拉关系发展中创造了很多第一。习主席在会见智利总统博里奇时说,中方愿同智方推动中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新的更大发展。△会见现场的中智两国国旗。(总台央视记者耿小龙拍摄)中国同新西兰的关系长期“领跑”中国同发达国家关系。习主席曾多次强调,双方要发扬“争先”精神。会见新西兰总理拉克森时,习主席说,中方愿同新方一道,继续发扬“争先”精神,共同打造相互尊重、彼此包容、聚焦合作、共同发展的中新关系。01:01△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会见新西兰总理拉克森在同6国领导人会见时,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加强国际和地区事务协作,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外方领导人表示,愿同中方在亚太经合组织等框架内密切合作。跨越山海,携手并肩,浩瀚的太平洋就能变为促进繁荣增长的通途。《时政新闻眼》将持续为你关注习主席拉美之行。监制丨申勇 龚雪辉主笔丨刘瑞琳记者丨范一鸣 王萌萌 韩锐 耿小龙 鄂介甫 张洛嘉 刘会民视觉丨陈括 张晶编辑丨王尊

2024-11-17 20:00:07
新闻图片
新华社快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秘鲁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新华社快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秘鲁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24-11-16 22:59:00